发布时间:2021-05-13 来源:本站 作者:《传承》节目 浏览量:666
作品:《三牛赞》作者: 王敬民 材质: 柏 木
党史小课堂
三牛精神
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“三牛精神”,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、创新发展拓荒牛、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。
“牛”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,它曾作为农耕时代主要的生产力与人类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,可以说,它一直是默默奉献、诚实守信的代表,也是认真尽职的代名词。回首过去,孺子牛、拓荒牛、老黄牛,生动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和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,深深镌刻着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。
新的时代,我们要继续砥砺“三牛精神”,做为民服务孺子牛——把人民牢牢记在心中;做创新发展拓荒牛——把国家安全摆在前头;做艰苦奋斗老黄牛,把责任重担扛在肩上。脚踏实地、苦干实干,续写人民事业时代华章!
非遗小课堂王一刀木雕
漯河市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,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,两宋时期木雕作品较为多见,元明时期由于海外贸易的急速发展,木材种类有所增加,使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。王氏木雕是漯河木雕的重要代表,其题材以建筑、家具、传统典故、传统人物、花鸟鱼虫、山水人家等为主,原料为原木、板材、树根、竹根等,工序包括打型、修型、细雕、打磨、抛光、上蜡或喷漆等。
《三牛赞》,创作于2021年,长60cm,宽31cm,高43cm。作者通过木雕技艺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的历史进程中,形成了“三牛”精神(孺子牛、拓荒牛、老黄牛),展示了为民服务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,吃苦耐劳、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,老实勤恳、力耕不息的奋斗姿态,是中国共产党、中华民族、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。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时刻,党中央号召发扬“三牛”精神,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王敬民,男,号“一刀”,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,漯河市源汇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中原木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技术总监,河南省高级根雕美术师,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根雕木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。曾拜浙江省东阳市木雕民间艺人胡正团为师,虚心求教,技术不断提升,为王氏木雕传承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,并在漯河市源汇区成立了王一刀木雕工作室,作品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。
热线电话:0371-65357659 邮箱:2164623546@qq.com
合作单位: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110537号 京ICP备16060353-2
联系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145号 版权所有:非物质文化《传承》广播电视制作专题节目 豫ICP备2021002883号